首页

国产脚插口踩踏视频

时间:2025-05-30 00:47:41 作者:“雪龙2”号圆满归航:首次秋季南极考察推动国际合作新模式 浏览量:89313

  中新社海口5月29日电 (记者 王晓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返航暨“雪龙2”号公众开放日新闻通气会29日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停泊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上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雪龙2”号完成航程4万余海里的南极秋季考察,联合8国12位科学家探索罗斯海生态奥秘,并首次访问泰国,参加“中泰海洋合作月”,开启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的极地合作新模式。

5月29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摄

  此次考察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也是中国极地考察单船考察历时最长的一次。“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抵海南海口,共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

  考察联合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考察队领队兼首席科学家王金辉表示,这次考察进一步推动了极地领域科研和后勤保障的国际合作,探索了开展国际化、跨季节、跨学科综合调查的新途径新方法,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于南极秋季弱光——黑暗环境下生态系统环境适应以及关键生物类群生存策略的认知,为中国更加主动地参与南极海洋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了有效科学支撑。

5月29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在海口市秀英港码头。图为“雪龙2”号的直升机停机坪。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摄

  今年时值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考察队领队助理、“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介绍,在归航途中,“雪龙2”号应邀首次访问泰国,参加“中泰海洋合作月”。泰国诗琳通公主出席“雪龙2”号欢迎仪式。其间,中、泰两国科研机构举行了极地科学国际学术会议,还举办了科普教育展览。据了解,2016年来,已有15名泰国科研人员参与中国极地考察。

  王金辉介绍,本航次“雪龙2”号在阿蒙森海和罗斯海持续开展调查研究,顺利完成海洋中上层关键物种营养级结构调查、锚定潜标收放等任务,并首次在阿蒙森海成功采集长重力岩芯。累计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考察队副领队何剑锋说,本航次主要在水体结构、低营养级生物、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3个方面有新发现。其中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考察队发现了罗斯海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鹱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英国首相苏纳克把中国列为威权主义国家 中使馆驳斥

从2017年开启“春苗党建1.0版本”以来,平湖职中与89个行政村结成“春苗”行动共建单位,依托专业和技能优势组建了8支志愿者队伍。

40个高端科研项目签约入驻河套合作区

为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杭州东、扬州东、淮安东、嘉兴南、义乌、金华、宁波、芜湖、淮南南、阜阳西、淮北等车站通过优化进出站流线、增设安检通道、换乘闸机等措施,确保客流高峰期旅客出行畅通。南京站“158”、合肥站“明亮”、徐州东站“顺心”等雷锋服务站配备爱心轮椅、爱心雷锋车、爱心医药箱等,为特殊重点旅客提供辅助器材、无障碍进出站和联程交接帮扶服务。 通讯员 胡晓炜

美媒称王毅将访美 中美新一波高层接触来了?

在位于广州市的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总装车间,记者看到了一套精妙绝伦的手法。只见一只只机械臂熟练旋转翻转“手中”的挡风玻璃,上下舞动、速度飞快,在玻璃四周打上胶,又严丝合缝嵌入车架,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依靠高清摄像头、3D视觉系统等支持,机械臂变身“魔术大师”。

【东西问】常州青果巷10号:是室始识赵元任

小微湿地是生态系统较为稳定的小型湿地,如河湾、溪流、洲滩、堰塘等。“与大型湿地不同的是,小微湿地与人们距离更近,发挥着很多大型湿地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远安县湿地处规划建设部部长李洁说。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2024年第一批典型执法案例(非煤矿山)

龙龙高铁梅龙段是粤东地区连接华中、华北地区的高速客运通道的组成部分,是支撑粤东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该线路作为龙岩经梅州至龙川铁路项目的一部分,是长三角经海西经济区联系珠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